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平台 > 技术研发 > 排放控制与新型能源研发平台

排放控制与新型能源研发平台

服务体系

聚焦于机动车油品、电池热管理系统与后处理系统及关键部件等领域,专业提供核心产品研发、技术咨询、检测分析、专业培训等服务,重点包括润滑油(剂)影响研究、沉浸式电池热管理测试评价、乘(商)用车排气系统匹配设计与优化、关键部件测试评价、系统与控制策略开发等。

技术能力

平台主要具备以下核心技术能力:

(1) 基于发动机的润滑油测试评价:通过工况选择和台架参数控制,可实现柴油机油活塞多项关键性能的综合评定;自主设计机油温控系统,台架参数精度可达±5‰。优化机油称重系统,实现机油消耗实时、动态测量。开发活塞旋转台,实现各种活塞清净性评分。

(2) 基于CAE/CFD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仿真优化与测试评价:具备基于CFD的风冷、液冷、间接式、沉浸式电池热管理系统仿真设计与优化能力。

(3) 汽油机GPF快速老化与测试评价:开发了快速积灰/积碳方法,实现积碳速率可控,内部最高温度可控,可实现4个月模拟70万公里实车耐久,成本节约90%以上。

(4) 柴油机SCR/DPF快速老化与测试评价:采用国内首创的汽油与机油掺混燃烧的GPF快速老化方法,掺混比例,掺烧工况及爆震处理优化,可实现200h模拟20万公里实车耐久,试验周期缩短95%,成本降低80%以上。

(5) 国六后处理系统设计、优化、匹配与标定:对箱式、直列式及其他复杂结构后处理系统进行快速设计与优化,成本降低20%,时间缩短50%。优化喷嘴机构与排气管径参数,开发双级尿素混合器,同等条件下尿素沉积物减少80%。DPF积碳压降模型,快速标定不同工况下DPF压降变化特性。

主导了34项排放相关的国家级、省级及国际项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专利十余项,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

技术团队

研发团队由来自国内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等学校的顶尖人才,日本、美国、德国和韩国留过学人才以及来自俄罗斯和美国的外籍专家共同构成。团队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75%以上,3位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方向包括动力机械及工程、热流体能源机械工学、车辆工程、物理学、化学工艺、材料学与国际商务等,具备丰富的机动车油品、电池热管理系统、CAE仿真与后处理系统及关键部件等领域研发、技术咨询、检测分析方面的经验,近三年完成了3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与OEM、润滑油(剂)、整车等等领域企业开展了广泛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类合作。

负责人

华伦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交通能源与环保研究所所长,吉林大学物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及CFD。获得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百优服务人才称号。同时兼任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后处理技术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燃料与润滑分会委员、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会理事、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理事会理事和DCI工作组组长。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专利十余项,负责国家级、省级及国际合作等三十余项项目。

项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