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新闻动态

打造智慧物流生态系统,推进无人驾驶软件平台设计规范

时间:2020-08-14

  前不久由16家单位联合起草并发布业界首个智能驾驶功能软件平台设计规范的新闻成为了行业内一个新的讨论热点,这16家企业中有一家就是畅加风行(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畅行智能是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服务商,也是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的孵化企业,它拥有业内一流的算法专家团队与工程化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智能平台+解决方案+服务系统”的一体化整体式智能驾驶应用服务,将加速推进苏州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应用。

  经验积累深厚

  在公司成立之前,畅行智能团队已经与国内各大知名港口保持着深度合作。目前,已在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三的宁波港口实测超过2年时间,完成了电动、燃油、混动无人集卡、AGV等全运输平台的实车测试,累计为港口提供超过3000小时的运货服务,并已开始接受订单式生产。

  除了港口相关技术的积累,在自动驾驶算法方面,团队已经测试了60多个国内城市的数据,总测试里程已超过10万公里,应用相关算法的自动驾驶车早已超过了200辆。

  在宁波港的运营中,畅行“TranX”5G智慧港口无人解决方案展中更是展现出了多场景作业特色:

  夜晚与雨天作业

1.png

  下雨天给无人集卡带来一定困扰,路面积水容易形成倒影,也容易覆盖路面标识,雨天阴暗,能见度低,雨滴容易附着在镜头上,细小的雨滴会对激光雷达产生反射,可能造成错误读数,畅行智能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克服了单一传感器受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另外采用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方案保证全工况下能够正常作业,目前,畅行智能无人集卡已实现停位/对位精度保持在作业规定范围内(正负5CM),转弯换道等无人集卡基本功能在雨天等天气条件下都不受影响。

  全天候无人化作业可以极大的节省人力成本,减少了夜间司机疲劳等安全影响因素。仅在现阶段就可以节省人力成本的50%。

  龙门吊作业

2.png

  龙门吊下车道线宽2.52米,集卡车身宽度本身就达到了2.5米,在如此狭窄车道内,龙门吊吊箱作业为了保证安全,需与龙门吊箱区保持安全距离,这对无人集卡的控制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根据畅行智能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控制算法,能够保证在15CM间距要求的前提下正常完成装箱卸箱作业,且能保持很高的作业效率。

  无人集卡编队作业

2.png

  无人集卡编队作业,是卡车无人驾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其目的在于减少运输企业对于司机的需求,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降低车辆油耗,减少卡车安全事故,降低运输企业成本。

  6辆无人集卡可以组成一个完整作业LOOP,可实现全装船卸船运输无人化。降低人工成本,而且期间避免与有人集卡的交互,可以保障无人集卡作业的安全与效率。

  无人集卡车队与管理系统是运营的核心,分别承担集装箱运输与路径规划管理功能。通过畅行智能自主研发的无人集卡管理系统,一次作业任务从接到港口TOS下发的指令开始,无人集卡管理系统接到指令派发任务并选择最优作业路径,可以将作业效率提高20% 。

1.png

  仅截至2019年底,搭载畅行“TranX”5G智慧港口无人解决方案的集卡已运行16000小时,车辆管理系统对接码头TOS系统,实现作业流程的完整功能,完成整车作业,发生翻车/撞车/人员伤亡事故0起。

  所获荣誉

  畅行智能作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派出的参赛队伍多次获得各部委举办的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i-VISTA自动驾驶挑战赛等国内外顶级比赛冠亚军,获得国家级赛事十项冠军,共19项奖项,取得了国内自动驾驶赛事优异成绩。

2.png

  合作覆盖面广

  作为姑苏领军企业,以及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的重点孵化企业之一,畅行智能现与包括华为、苏宁物流等上市公司等26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移动签了战略协议,同时也是联通5G的会员单位,这就为之后的跨平台智能驾驶生态链的构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png

  在5G网络逐渐普及的大背景下,自动驾驶等前瞻技术的升级与应用将产生质变,未来智能物流的竞争将更加在标准层面一决高下。畅行智能将继续深耕智能物流行业商业落地实践,联合各产业方加速打造智慧物流生态系统。

4.jpg

关于我们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是清华大学第一所面向产业应用的专业化派出研究院,致力于智能网联、新能源、节能减排等汽车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孵化企业100多家,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