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赵帅
编辑丨花花
“这次从武汉只身返回,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现在疫情基本控制住了,希望一切能早日走上正轨,但是确实有点不敢回去了。”在武汉解封后,第一时间返苏的员工-董雄贺,现在回忆起自己的返程经历仍心有余悸,他感叹自己经历了“史上第一难”的复工之路。而在他离岗的这一两个月,部门的工作伙伴们也纷纷感叹:“董工不在,项目推进都慢了许多,遇到“疑难杂症”也只能自己“埋头苦想”,没法让他指点一二了,哎!”
作为新型动力研发中心的资深软件工程师,董雄鹤承担着应用层软件算法开发、变速箱控制器应用层软件开发以及前沿技术预研等多项核心工作,是部门里的核心骨干,也是大家口中“什么都懂,有问必答”的“董老师”。
在来研究院之前,董雄鹤先后在整车厂、大型跨国零部件企业工作过二十多年,不仅熟练掌握了发动机控制系统、自动变速箱、轮毂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开发的核心算法,还具有产品开发验证与生产试制等相关的全流程管理管控经验。在研究院这群平均年龄只有33岁左右的“新鲜血液”中,实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技术“元老”。
刚到新型动力中心时,所里正在进行12寸轮毂电机的开发,但是当时使用的控制器软件平台存在建模不规范、可移植性差等问题,他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提出了一套电控系统的开发流程,建立了一套符合ISO标准的软件开发体系,带领软件开发团队完成了新平台软件的再编制和梳理工作,成功搭建了适用于轮毂电机样车的软件开发平台。同时,他还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开发经验,为团队开发人员在变量定标、模型搭建、总线信号交互等方面扫除知识盲区,“董老师”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董老师”以老带新的故事比比皆是。
据他们部门今年刚入职的软件工程师-江涛说,他刚来时接手了一个整车控制器软件移植的任务,虽然有理论基础,但是在做软件集成应用、模型移植等应用层面的工作时却有点力不从心,“董老师”了解之后,为他详细地讲解了多个实操案例、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让他能快速上手,如期完成工作任务。“从软件到底层的许多专业技能,是学校、书本里没有的,而是多年工作点滴积累而成的,董老师的‘雄厚内力’让人佩服,他不吝赐教、倾囊相授的精神更让我敬佩!”。
老员工有经验、有积淀,新人有新知、有活力,老带新、新补老,才是一个优秀团队应该有的样子。
董雄鹤荣获2019年度传道授业奖和优秀员工奖
“虽然可以远程办公,但疫情对工作进度影响还是挺大的,反正现在也不提倡外出,可以心无旁骛地开启‘16小时’工作制了哈哈!”据董雄鹤介绍,虽然上半年整个汽车行业受疫情影响比较大,但是行业对轮毂电机、混动系统等相关的新技术关注度并未降低,他们部门在开工不久接了几个整车厂的研发项目,忙的不亦乐乎。
“疫情是一场洗礼,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大趋势不会变,在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征途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关于我们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是清华大学第一所面向产业应用的专业化派出研究院,致力于智能网联、新能源、节能减排等汽车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孵化企业100多家,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