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新闻动态

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安全研讨会圆满成功!

时间:2020-10-23

  10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和相城区渭塘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20年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电子安全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内知名汽车企业等30余家单位,60多名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话技术创新与行业发展,会议得到各参会代表的高度赞扬和肯定。

1.png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的重点方向,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高速领航等功能都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必备功能,而汽车电子安全技术更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伴随高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推出,车内所需的车载电子控制器日益增多,智能网联汽车通过电子控制器之间的相互协作,在车辆使用周期内承担了部分驾驶功能,一旦出现故障或性能不足导致车身动态出现非预期行为,会产生严重的交通事故甚至人身伤亡。因此,对于高度电子化、智能化的车辆来说,汽车电子安全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研讨会,旨在为国内整车厂和供应商在汽车智能驾驶的电子安全设计提供交流平台,以期推动自动驾驶的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三大安全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

01

致  辞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作为活动的重要主体主办了本次会议。会上,相城区副区长陈伟杰、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四发、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徐爱民先后致辞。郑院长表示,智能网联的飞速发展为汽车行业赋能更多,但随着更多的控制器、软件功能的加入,汽车的安全属性愈发重要。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所面临的全新安全挑战,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围绕功能安全ISO 26262、预期安全ISO 21448和信息安全ISO 21434,立志打造一个国内领先的汽车电子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为行业提供领先的科学研究、工程服务和测试认证服务。

2.png

02

颁证、授牌仪式

  会议现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汽车功能安全中心副主任王江东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电子安全所所长董浩颁发“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车辆功能安全专家讲师”聘书,为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授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委托检测实验室”资质。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为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授予“汽车芯片安全研究中心”,共同推进在汽车领域建立芯片安全技术的研究。

1.png

颁发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车辆功能安全专家讲师聘书

2.png

授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委托检测实验室”资质

3.png

授予“汽车芯片安全研究中心”

  智能网联安全软件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及汽车安全研发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合作开发框架协议签约。

1.png

第一批签约仪式

  渭塘镇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科创园共建合作协议签约。

1.png

第二批签约仪式

03

专题报告

1.png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电子功能安全所所长董浩博士在会议中作了主题为“汽车电子安全”的报告。报告对汽车电子安全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以及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电子安全所业务进行了详细介绍,针对三大安全标准的发展和未来的展望给出了独到见解。

1.png

  会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汽车功能安全中心王江东副主任,DNV技术专家林祖宁,ETAS高级顾问谭杨,Synopsys技术经理包明飞等特邀嘉宾在会上进行了精彩的技术交流。

1.png

  对于ISO26262功能安全主题,电子功能安全所专家张婵发表了“智能网联车功能安全设计要求”为主题的演讲。功能安全主要是考虑电子电器失效后的安全措施,在自动驾驶功能中,往往这些失效关乎人的生命安全,使得功能安全机制的设计成为了自动驾驶安全性的关键点之一。张婵的演讲阐述了当前智能网联实施的功能安全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结合自动泊车产品,分享其功能安全的需求和设计。

1.png

  在ISO21448预期功能安全领域,电子安全所吴昊天围绕“SOTIF分析、设计与验证” 主题做了精彩分享,与功能安全不同,预期功能安全出现的原因是车载电子设备的性能局限,如摄像头在强光直射时会失明,激光雷达在雨雾天气会导致其探测距离变短从而极大的缩减其探测距离等。诸如此类,当车载电子器件内在的性能局限遇到了对应触发场景时就会导致无法维持预期表现,继而引起自动驾驶车辆的交通事故。此次分享从做预期功能安全的目的,解决途径,工作流程为切入点介绍功能安全的工作范围,进一步阐述了预期功能安全的分析,设计,验证用所到的方法。

  现场圆桌论坛进行了智能网联安全技术发展的深度探讨,获得热烈反响。

1.png

  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是一场汽车电子安全领域交流思想,分享智慧,共商合作,共谋发展的盛会,必将为推动智能网联以及汽车电子安全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END

 

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