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9日,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成波院长一行前往上海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参观“雪龙”号科考船,并与极地中心孙波书记、业务发展与国际合作处魏福海处长等领导及专家进行了关于第39次、第40次中国南极考察的深入会谈。
“雪龙”号在进行了周密全面的维护保养后,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前往南极进行第40次国家考察任务。成院长一行实地考察了“雪龙”号的驾驶舱、工作舱、生活舱、会议室等,通过中国极地考察图片展了解中国极地科考的奋斗历程和光辉成就,并观看了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汇报视频。
参观结束后,双方就去年第39次南极考察和即将开展的40次南极考察的联合科研和工程攻关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国家重点任务、“雪豹”车辆及关键子系统、载具南极行驶数据分析、成果规划等。
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双方在极地载具方面的合作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指示精神,全面提升极地考察核心装备的技术水平、积极响应核心装备国产化的号召、突破特种装备技术瓶颈、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同时发挥双方在极地现场作业、特种车辆运维、特种载具研发、前沿技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
孙书记对双方未来的联合研发做出了重要指示,表示在今年初结束的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中,双方站在战略思维的视角,将南极与火星深度关联起来,打开了新思维新视野,“从南极到火星的人类文明新征程”是具备高度战略价值的长远规划。第二,双方团队是具备创新能量且执行力很强的团队,可以高质量高水准完成复杂工作任务。极地考察是中国战略领域,各方应积极策划核心重大项目,并遴选优秀人才予以支撑。第三,回顾过去历程,面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希望双方单位能深度结合,为国家南极事业和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成院长指出,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内陆任务,是我院人员、载具及装备首次南极实地、全程参与,对南极的极端环境、考察装备的使用现状和考察任务的实际需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清华团队也将基于考察任务中获得的大量的经验和教训,继续深化国产自主可控载具及装备的技术研发,以高质量的国产装备支撑南极考察事业。
与会期间,航天载具研发中心向双方领导及专家正式汇报了2022到2023年度各项工作进展,尤其是技术联合研发、集智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进展。包括2022-2023年度联合实验室国家重点任务: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昆仑站(泰山站队任务的“雪豹”载具系统、“雪鸮”信息系统极限环境表现分析、联合研发成果总结。同时,进行了2024-2029年度联合实验室国家重要成果规划,包含中国第42-44次南极考察、极地与航天等相关装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