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日,中国极地“雪龙”号科考船与“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缓缓驶离中国极地考察的上海基地码头,“天惠”轮货船同时从江苏张家港出发,标志着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正式启航。今年是中国南极考察四十周年,也是首次由3船保障执行科学考察、人员运送、后勤补给和新科考站建设物资运送任务。此次任务将成为中国南极考察开启新时代的重要里程碑。
图: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雪龙”号出征现场
本次任务中,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组织并联合研发的第二代极地特种载具及工程装备将再次深入南极内陆进行技术测试与工程验证。同时,研究院航天载具研发中心派出的2名执行昆仑站队任务的载具及装备专家,将以极地重型及智能载具车队、多系统移动试验平台的形式,实施南极考察昆仑站队的国家任务及重点工程。
图: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载具出征仪式
成波院长表示,根据第39次南极考察的现场测试经验与工程技术难点,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组织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参研参制单位审慎优化,高效迭代,完成7大类总计85项优化及改进,大幅提升了特种载具及装备在南极极端环境下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适应性。
同时,以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为主体的联合研发机构,凝聚中博龙辉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悦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等机构的优势力量,通过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技术服务联合实施的方式,将在南极内陆执行车载低温储能系统、载具物联网终端系统、柔性仿真、声音工程等技术测试与工程验证任务,并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工程设计、装备制造”一体化技术与成果应用模式,积极探索我国极地领域的工程装备整体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新路径。
图:成波院长在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载具出征仪式上致辞
图:全地形多功能履带式载具位于中国极地考察上海基地码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国之所需,心之所向,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将努力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汇聚多学科优势,加快攻克‘卡脖子’难题,切实为中国极地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极地作为全球治理新焦点、科技竞争新高地的新时代征途上,贡献清华智慧,书写中国力量!